科学研究 科研进展 学术期刊 获奖情况 科研项目 首页> 科研进展 段树民课题组在Current Biology发文阐明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对睡眠觉醒行为的调控机制 2014-09-11 一群睡觉中的小白鼠“帮助”科学家发现了一个关于睡眠的秘密:位于基底前脑的胆碱能神经元,对睡眠觉醒行为具有特异的调节功能。浙江大学医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段树民教授课题组 3月 6日在CELL子刊Current Biology发表论文,报道了他们的新发现。 睡眠是脑的最奇妙的现象之一,并对学习、记忆、情绪等高级功能产生重要影响。良好的睡眠是身心健康的保障。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压力... 陈忠课题组《ANGEW CHEM INT EDIT》最新研究成果 2014-07-18 2014年7月,陈忠教授课题组在国际著名化学杂志ANGEW CHEM INT EDIT上发表了题为《Angiopep-Conjugated Electro-Responsive Hydrogel Nanoparticles: Therapeutic Potential for Epilepsy》的研究文章。文章首次发现和报道了电场敏感的纳米水凝胶载药系统能提高抗癫痫药物的治疗效果。 癫痫是神经系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具有病因复杂、发病突然、反复发作的特点。癫痫的发作是起源于脑内神经元阵发性异常超同步化的电... 段树民课题组《Cerebral Cortex》最新研究成果 2014-05-11 2014年4月15日,《Cerebral Cortex 》发表了浙江大学医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段树民教授实验室关于体表感觉系统功能可塑性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Long-Term Synaptic Plasticity in Rat Barrel Cortex。 啮齿类动物用触须来探索环境与周围的物体。触须探索时的振动频率会引起神经元反应的改变。该研究... 李晓明课题组《Journal of Neuroscience》最新研究成果 2013-12-15 2013年12月12日,美国神经科学杂志《Journal of Neuroscience》发表了浙江大学医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李晓明教授实验室关于精神分裂症发病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 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病中最常见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一组精神病,是精神病里最严重的一种,可导致严重的精神错乱,累及全球约1%的人口。近年来,ErbB4作为精神分裂症的易感基因备受关注,但其导致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并不清楚。李晓明教授实验室从发育早期的神经环... 陈忠教课题组《J Cerebr Blood F Met》最新研究成果 2013-11-29 近日,卫生部医学神经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和浙江省神经生物学重点实验室陈忠教授课题组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J Cerebr Blood F Met上发表题为‘A novel neuroprotective strategy for ischemic stroke: transient mild acidosis treatment by CO2inhalation at reperfusion’的研究论文,该文首次报道了酸后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缺血后处理是近期发现的一种基于内源性神经保护策略的新干预措施,但由于缺... 包爱民课题组《Cerebral Cortex》最新研究成果 2013-09-18 前扣带回皮层(ACC)功能降低与抑郁症发病机制密切相关,而气体性神经递质一氧化氮(NO)可能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本研究旨在阐明抑郁症患者脑脊液(CSF)中NO含量和ACC中NO合酶(NOS)不同亚型,即神经型NOS(NOS1)、诱导型NOS(NOS2)内皮型NOS(NOS3)的表达。死亡后人脑研究材料来自荷兰人脑库。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CSF-NO水平显著降低,提示抑郁症脑内NO降低是更为普遍现象。该发现与抑郁症患者ACC中NOS1-mRNA水平呈现降低趋... 段树民课题组《Molecular and Cellular Biology》最新研究成果 2013-09-03 2013年09月03日,美国分子与细胞生物学杂志《Molecular and Cellular Biology》发表了浙江大学医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段树民教授实验室关于嘌呤受体介导的胞饮在β淀粉样蛋白通过小胶质细胞进行自清除中作用的研究成果。 大脑紊乱,包括脑损伤和异常蛋白的聚集等,能够导致细胞内核苷酸的释放或是渗漏,从而引起小胶质细胞的趋化性以及促进其对外界物质的摄取。最近的研究表明核苷酸能够通过不同的嘌呤受体影响小胶质细胞的功能... 陈忠课题组《Autophagy》最新研究成果 2013-06-26 近日,卫生部医学神经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和浙江省神经生物学重点实验室陈忠教授课题组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Autophagy上发表了题为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induced autophagy protects against neuronal injury by mitochondrial clearance 的研究论文,该文首次报道了自噬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不同作用机制。 缺血性脑损伤是一种难治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其高致死及致残率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带来了极大的社会负担。缺血性脑损... 陈忠课题组《Brain structure and function》最新研究成果 2013-06-26 2013年6月,卫生部医学神经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和浙江省神经生物学重点实验室陈忠教授课题组在国际神经科学著名杂志《Brain structure and function》(IF=7.8)上发表了题为《Low-frequency stimulation inhibits epileptogenesis by modulating the early network of the limbic system as evaluated in amygdala kindling model》的研究文章。文章报道了低频率电刺激技术作用于癫痫灶点处抑制癫痫的早期的发展进程,并解析了癫痫早... 李晓明课题组《Cerebral Cortex》最新研究成果 2013-02-11 2012年10月5日, 浙江大学医学部神经科学研究中心李晓明教授研究组在国际神经科学著名杂志 《Cerebral Cortex》在线发表了题为 《Postnatal Development of 2 Microcircuits Involving Fast- Spiking Interneurons in the Mouse Prefrontal Cortex》的研究文章。文章报道了大脑前额页皮层抑制 性神经环路的发育规律。 大脑前额页皮层抑制性神经环路的发育不... 每页 10 记录 总共 195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19/20 跳转到